一千六十二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_寒门宰相章越道身份
笔趣阁 > 寒门宰相章越道身份 > 一千六十二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一千六十二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

  两榜眼,一个是章越的门人,一个是章越的儿子,殿上的大臣们暗自惊叹。

  偏偏又不能说什么,章越虽身为宰相,但别说参与阅卷了。他已是足不出户,称疾在府小半年了。

  那么这两榜眼就是天子心意所在了。状元毕竟不是乱给的,那是属于真正的‘寒门’。

  大殿两廊乐工敲着编钟,听得好似龙腾虎跃般,令人忍不住心儿欢快地随着乐声跳动。一一个从汉白玉台阶而上的士子,仿佛走完了这段路,就完成了鲤鱼跃过龙门般。

  人生的道路从此不同了,与过去云泥之别。

  陈放慢了脚步,几乎与章亘不分先后抵至了大殿上。

  大殿殿顶无数盏碗灯汇聚如海,灯芯上小火苗欢愉的跳动,仿佛万里波浪轻轻地翻涌。

  乐师敲响了钟鼓,宏正的鼓声传遍万里江山。

  在璀璨的灯海下,天子高坐明堂,服紫朱二色袍服的百官注视着,进士前十人依次入殿。

  章亘再度体会到了什么是‘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’,其余进士都是眼睛只敢盯着地上,他却敢大着胆子往殿上瞧了一眼天颜。

  其实以往正月十七娘都有带章亘,章丞入皇城赴两宫太后的宴会曾见过官家。

  上元节时观灯,也远远地见过天颜。

  章亘如今才明白,父母的眼光见识和身份地位,替他摊平很多,少走了很多弯路。

  他见过很多寒门读书人活着小心翼翼,委曲求全,就生怕自己稍稍展露一点才华,或说一些真话便遭他人之忌。

  他也曾奇怪,为何爹爹顾忌如此之多,办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?

  现在他才明白爹爹不曾有自己的条件,很多寒家子在成长的路上很可能稍稍得意地冒点头,说几句稍过头的话,就被人如踩倒路边野草般给踏平了,或者从此给人打断了脊梁。

  人心之鬼蜮,世道之艰险,他也是离了家才体会到。

  ……

  进士前三君前赐对。

  时彦,陈面对天子侃侃而谈。

  轮到章亘,与时彦,陈不同,官家脸上带着微笑着问道:“榜眼出自何门?”

  章亘对自己爹爹当年殿上的君前问对一清二楚,当即道:“回禀陛下,臣先祖为齐太公裔封于鄣,去邑为章氏……祖父讳谅,不乐进取,从于姻友数请……诗书传家,以天爵而终。”

  “臣父章越,嘉佑六年进士第一人,授楚州签判,后制举入三等,授崇政殿说书……现拜资政殿大学士、建安郡开国公、礼部尚书!”

  官家闻言笑着对左右王,冯京道:“原来榜眼是章参政的儿郎!”

  众大臣都作出方才知道的样子,频频点头,交口称赞。

  王出首道:“陛下,臣观榜眼的文章不亚于其父当年!实是虎父无犬子。”

  王是章越的礼部的举主,他说这话绝对有资格。

  冯京继而出首道:“陛下,国朝人才喷涌,似周文王当年河出洛图之像。而浦城章氏一门世代忠良,计有进士二十五人累仕于朝,先后有郇国公,建安郡公这般辅国良臣!今又贡国家一士矣。”

  王,冯京与章越共事多年,难免有些嫌隙,不过这个时候全都在说好话。

  官家闻言开怀大笑,他又看向殿下出任翰林学士的章,签署枢密院的章二人。

  官家笑着问道:“榜眼,建安公庭训如何?”

  章亘道:“陛下,建安郡公以儒学大其家,入则问所业进益,出则视其友损益。郡公常与草民道,富贵乃天所授,但人当勤俭不自侈……”

  顿了顿章亘道:“臣还常见建安郡公中夜披衣而起,自顾自地言道,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!”

  “好一个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!”

  官家闻章越此言不禁大喜,章越再如何,心底还是有朕的,心底有朕的大事的。

  王左右大臣们闻之章越这句话,亦觉得其好。

  更好的是章亘在殿上恰到好处地道出。这比章越自己说要强了十倍。

  父不得了,子亦不得了。

  官家道:“章卿以刚劲之资,济以博洽之学,身在相位,事有不可者,坚持不易,此朕所嘉。”

  “人道忠臣良相必出于忠孝之门,如斯矣。”

  章亘大喜道:“陛下之金言,臣谨记。”

  众官员都觉得官家有意重新重用章越。君臣二人本就没扯破脸,那些之前幸灾乐祸的人,且看章相再度出山如何收拾你们。

  状元三问,榜眼两问。

  得金殿奏对,天子门生,天之骄子之名将闻于天下。

  官家大喜道:“朕今日得士矣,传旨下去赐钱千万新进士!”

  闻此,殿上殿下皆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gzitl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gzitl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